過了中秋節,天氣也漸漸轉涼了,這個時候買些羊肉、烏骨雞或鴨肉來煮湯品,既可暖暖身体又可進補一下,讓我們來學學它們的挑選方法吧!
資料來源:蘋果日報
【羊肉】
燉補用羊肉以帶皮為主,傳統市場販售的多為國產土羊肉,大型量販店則因方便保存及運送,故多為冷凍的進口羊,價格上國產羊肉一公斤約700元,進口羊則一公斤在250-300元上下。
*肉色鮮紅:品質好的羊肉,不論冷凍與否,瘦肉部份皆應呈鮮紅色,如有褪色翻綠、暗黑或暗褐色的現象,就是放置過久。
*無結冰狀:若選購冷凍的羊肉,應注意肉品上有無結冰情況,若有代表存放過久或可能曾經解凍又冷凍過。
*肉富彈性:新鮮羊肉應結實有光澤,肉若變質,則無光澤且鬆軟;挑選冷凍羊肉觀察肉質,若有白色風乾表較不新鮮。
*油花白些:選購時若羊肉上的油花越黃代表肉越老,應選購油花白的代表肉質較嫩。
【烏骨雞】
因烏骨雞多為燉補之用,故比肉雞體型小,選擇上以飼養70-80天,重量在1.2-2.0公斤最為適中,肉質最為軟嫩,一隻約140-200元。
*血水要少:購買時可觀察雞肉下方有無滲出血水,應以血水較少的為佳,新鮮度較好。
*毛孔粗大:挑選時可觀察同樣大小雞肉的毛孔,粗大些的為佳,代表雞肉成熟度足,運動量夠。
*胸部平整:雞隻胸部越平,代表整隻雞厚度夠肉質多,若成突出狀則肉較少。
【鴨肉】
鴨的飼養期由50-80天不等,但台灣消費者喜好飼養較久較熟的鴨肉,此時鴨肉水分較少,肌肉較富彈性,挑選燉補用的鴨隻重量宜在2.3-3公斤間最佳,一隻約300-500元。
*光滑飽滿:買鴨肉時先觀察肉質,光滑平整且飽滿為佳,按壓有彈性的感覺,若皮皺或皮上有斑點,吃起來肉質較軟且口感較差。
*嘴呈鵝黃:鴨嘴部分宜呈現均勻的鵝黃色為佳,若有深淺不一或較深的暗紅色,代表較不新鮮。
- Nov 05 Sun 2006 12:00
羊肉、烏骨雞、鴨肉挑選方法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